蕯爾斯堡Salzburg
奧地利共和國薩爾斯堡邦的首府,人口約15萬(2007年),是繼維也納、格拉茲和林茲之後的奧地利第四大城市。
薩爾斯堡位於奧地利的西部,是阿爾卑斯山脈的門庭,城市的建築風格以巴洛克為主,
城市的歷史相當悠久,據史料記載,薩爾斯堡是現今奧地利管轄地域內歷史最悠久的城市。
薩爾斯堡是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,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暫生命中超過一半的歲月是在薩爾斯堡度過的。
薩爾斯堡也是指揮家赫伯特·馮·卡拉揚的故鄉,電影《真善美》的拍攝地。薩爾斯堡老城在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。
點我到官網
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(下圖)
改編自瑪麗亞·馮·崔普(Maria von Trapp)的著作《崔普家庭演唱團》(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)的戲劇作品,
最初以音樂劇的形式於百老匯上演,之後被改編成電影,位居北美影史票房第三名,同時也是史上最賣座的歌舞片。
描述阿爾卑斯山上某處修道院裡的一位實習修女到崔普家擔任教職,然後從贏得孩童們的心,到與單身的男主人相愛、
結婚並組家庭樂團,最後又有驚無險的逃離納粹魔掌的故事。其中,該劇的諸多歌曲。
剛好有一群外國學生不知是領隊還是老師再解說,大家就如同電影在這個樓梯唱著Do-Re-Mi走下去
飛馬噴泉(Pegasus-Brunnen)
米拉貝爾宮Schloss Mirabell(下圖)
巴洛克風格,模仿義大利和法國宮殿,由薩爾茨堡總主教沃爾夫·迪特里希修建於1606年。
莫札特音樂大學原本主要位在米拉貝爾花園兩側,現在校區分散在整個薩爾茲堡市區。
幾何對稱的花園內,八角形噴泉(Raptusgruppen)有著四組神話雕塑代表古代的風火水土四大元素,為義大利雕塑家Ottavio Mosto的作品。
風─大力神 Hercules 高舉巨人 Antaeus
土─冥王綁架泊瑟芬(Persephone)
火─埃涅阿斯(Aeneas)一家逃出焚城特洛伊
水─特洛伊的帕里斯(Paris)拐走美女海倫
莫扎特的出生地(下圖粉粉的那棟)
從1773年到1787年,莫扎特住在所謂的“舞蹈大師之家”,站在今天的馬卡特廣場上。一樓寬敞的八室公寓現在是博物館的所在地。
點我看價格
馬克橋Makartsteg橋
與中古世紀氛圍較不搭的現代橋樑,以19世紀出生於薩爾斯堡的法國學院派畫家-Hans Makart(1840年5月28日-1884年10月3日)之名命之。
糧食胡同Getreidegasse(下圖)
薩爾斯堡老城最著名的步行街,它之所以出名,是因為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就出生在這條街上的9號,
莫扎特的父親雷歐波得·莫札特在1747年租下了這棟樓的第3層,莫扎特一家在這裡一直生活到1773年離開薩爾斯堡去了維也納,
現在莫扎特出生的樓房中是莫扎特博物館,遊客絡繹不絕。目前3米寬的街道兩旁是高而窄的店鋪,大多懸掛著熟鐵行會標記。
莫扎特出生的樓房中是莫扎特博物館
與父母利奧波德和安娜瑪麗亞以及姐姐“Nannerl”,莫扎特度過他的童年和他的大部分青年在那裡。
1773年,這個家庭搬到我們今天所知的房子,作為站在馬卡特廣場上的“莫扎特住宅”(上面說的粉粉那棟)。
點我看價位
薩爾茨堡主教座堂Salzburger Dom(下圖)
17世紀的巴洛克建築,天主教薩爾茨堡總教區的主教座堂,位於奧地利城市薩爾茨堡。這裡是莫扎特受洗的地點。
1598年,原來的羅曼式教堂嚴重受損,被迫拆除,改建為巴洛克建築,1614年奠基,完成於1628年。
長466英尺,高109英尺。二戰中,薩爾茨堡主教座堂部分受損,修復工作完成於1959年。
導遊說這是這條上最好吃的東西(但我沒有吃是同團的大姐借我拍的)
為了上廁所就買了麥噹噹的咖啡來喝
隔天我們吃早點的地方遠是美美的阿爾卑斯山脈(下圖)
今日住在imlauer hotel pitter salzburg (點我看住的地方)非常舒適目前還再重新整修中